傳統媒體融合現狀分析之4地市篇:創新者竟風流
發布時間:2015-02-25 17:54:00 點擊:從數量上講,地市級媒體無疑是我國媒體的主體,由于地市級媒體受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的依賴度更深,一般來說,經濟社會發展程度越高的地區,其地市級媒體發展情況整體相對較好。但是在經濟發達地區也有發展一般的地市級媒體,而經濟不發達地區也有發展良好的媒體,關鍵的因素是媒體的創新能力和市場化程度,河南的洛陽日報報業集團作為全國最早自辦發行的報社,其發展狀況就一直很好;徐州報業傳媒集團雖地處江蘇北部,但是其成就一點不比發達地區差。因此,衡量地市級媒體融合和轉型的關鍵指標就是創新能力、市場化能力和對當地媒體的掌控力。
溫州都市報:真正的全媒介
溫州都市報在郭樂天這位在相關部門掛過職、中國互聯網的骨灰級玩家的掌舵下,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完成了單張報紙的真正全媒介融合,并早于習大大20個月就提出了媒體融合的概念。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全媒體最早于2006年左右由煙臺報業集團提出,此后由南方都市報提出全套解決方案,但是真正落地開花的、全面落實的卻是在溫州都市報。目前,溫州都市報已經建成了“中央編輯部”,并在體制機制上完成了全面改造,在內容平臺上形成了《溫州都市報》、《溫都周刊》、溫都網、“掌上溫州”手機客戶端、溫州都市報官方微博、溫州都市報公眾微信和溫都視頻等七大平臺,徹底實現了全媒介傳播。
目前,溫州都市報四處打炮,全面開花:在視頻領域,推出了《溫州一家人》和《跟我學溫州話》等;在電商領域,推出了溫都貓,短短半年多的時間就實現了1200萬元的銷售收入,并實現了盈利;在多元化領域,大力做大展會經濟,實現幾千萬元的收入。目前,非報業務收入占比將近四成,基本貢獻了溫州報業集團的全部利潤。
無線蘇州:信息綜合服務平臺
在地市級媒體市場,一般來說,報業的市場化程度更高,其融合和轉型的步伐更大,而蘇州廣電總臺旗下的無線蘇州客戶端卻是廣電領域的異類。
“無線蘇州”產品功能涵蓋了新聞資訊、公共信息、社區互動、城市生活、應用市場、電子商務O2O和手機游戲,其云城市信息平臺共包含五大功能平臺——新聞資訊傳播平臺,公共信息查詢平臺,市民生活服務平臺,應急信息發布平臺和移動電商互動平臺。
截止2014年7月,“無線蘇州”下載量已達150萬,日均訪問量為2200萬次,月流量使用達60T?!盁o線蘇州”安卓和iOS的月度活躍率分別達到了36%和42%,大大高于APP產品的平均活躍率。產品在本地媒體應用、城市生活應用和區域門戶應用排名中均位列第一。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加強本地媒體的掌控力
徐州報業集團和另外一家優秀的地市級媒體在深耕本地傳媒資源方面功夫很深,對本地媒體的掌控力很深,并且開始大力向其他領域拓展。2014年,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實現經營總收入4.5億元,其中廣告收入2億元。
對于地市級媒體來說,實現轉型的重要途徑是成為當地媒體資源的實際控制者和規則制定者,即掌握當地的場景入口,在做好服務的同時,實現現有品牌在其他產業的高價值變現。
佛山傳媒的全媒介協同融合
佛山傳媒作為我國為數不多的既有電視、廣播、報紙、期刊和有線電視網絡的綜合性傳媒集團,近年來開始探索全媒介協同融合。
佛山傳媒大力打造了廣佛都市網,并于2012年3月獲得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頒發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標志著廣佛都市網正式晉升為全國重點新聞網站。并大力發展微博、微信等社交服務平臺。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佛山傳媒旗下的全媒體矩陣風生水起,打造了佛山日報微信、微博、“佛山在線”客戶端等矩陣類產品,成效明顯。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的地市級媒體不包括副省級城市的媒體,也由于篇幅有限,只能掛一漏萬,很多很好的經驗不能一一介紹。